Activity

20150405骑行三江圩起点(计划路线)

Download

Author

Trail stats

Distance
43.49 mi
Elevation gain
0 ft
Technical difficulty
Moderate
Elevation loss
0 ft
Max elevation
56 ft
TrailRank 
1
Min elevation
7 ft
Trail type
Loop
Coordinates
304
Uploaded
April 2, 2015
Recorded
April 2015
Be the first to clap
Share

near Dengtou, Guangdong (China)

Viewed 480 times, downloaded 3 times

Waypoints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塘口村

塘口村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金蘭寺村

http://www.zcwin.com/zcwx/w8/2006/5-9/20060509110629370.htm 金兰寺村与贝丘遗址 作者:巫国明 日期:06-05-09 点击数:332 金兰寺村位于增城石滩镇肥沃的三江平原上,增江河的东岸,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现有人口2000余人。金兰寺村开居于何时,已难以稽考。据现年83 岁的老村民姚珏阶介绍,金兰寺村开居以前,已有周姓人家在此地捕鱼耕种,后有姚氏从初溪到此放鸭,搭茅寮以避风雨,忽一夜见茅寮所在之处一片通红,以为茅寮火烛,急从初溪赶来救火,到后见茅寮安然无恙,甚感神奇,便认为此地有红光出现,必为吉祥福地,遂迁居于此。后又有关姓人家迁来,金兰寺村遂形成周、姚、关三姓混住的格局,而周姓无疑是金兰寺村最早的拓荒者和始居者。 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姚姓、关姓迁入后人丁日渐兴盛,周姓人口则逐渐减少并外迁不断,至解放前最后一户周姓人家迁到东莞石龙后,金兰寺村就只有姚、关两姓了。周氏为何迁离金兰寺?其直接的历史原因现已不得而知。但从村中一些长者口中,我还是归纳出了几点自以为可信的因由。一是历史上的三江平原涝灾严重,瘟疫猖獗,血吸虫病曾泛滥一时,而周姓在与这些天灾作斗争过程中,显然难以匹敌而逐渐走向衰落,也可能与其姓氏族群的体质和饮食、卫生等习惯有关;二是周姓生殖能力不足,一直处在人丁单薄的局面,人口消亡抵消了人口的增长,从而导致人口和户数逐步递减;三则是封建时代农村宗族斗争相当激烈,争田争地争水引发的械斗经常发生,弱肉强食现象普遍存在,势单力薄一方即成弱者,同姓间如此,异姓间就更不必说了。最后一点,则是迷信思想作祟,偏信风水佬之言,认为此地不利他们周姓的人居住、繁衍,最后黯然离乡背井,投亲靠友,远走异地他乡。周姓在金兰寺村的消失,从人道主义的立场上看,无疑是值得同情、痛惜的,但是,历史的舞台从来就只提供给强者,所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弱者只有自强不息,才能获得生存的必要条件与一方演绎历史的舞台。 金兰寺村自古崇尚耕读文化,尤以姚姓为甚,先后出现过进士一名,举人两位,可谓声名显赫,门楣光大。建于明朝的姚氏宗祠,以其非凡气势,上乘的材料,精湛的建筑工艺,雕梁画栋,巧夺天工,显赫一方而风骚数百年。该祠堂坐西朝东,五间四进,总面阔23米,总进深45米,建筑面积1035平方米。祠前有旷地,旷地前有鱼塘。全祠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砌墙,红砂岩石脚。 头门面阔五间,进深三间5.2米共九架前出四步廊后出单步。前廊、门内木梁呈月梁做法,梁底雕花,上施云蕾纹驼峰、莲瓣纹斗栱和通花叉手托脚。前廊立四根、后檐立两根八角红砂岩檐柱,覆莲柱础,柱础基座和莲瓣上有精致的浮雕,柱头上施出柱异形斗栱承托出柱跳枋。檐柱间施木虾弓梁,梁底雕花,上置一斗三升斗栱承托檐桁。檐桁由明间向稍间有生起。封檐板饰花鸟纹。正面墙为水磨青砖。红砂岩石墙裙,平面从稍间至明间逐间内收,墙楣饰彩绘。宽阔的木板门,在门的左右侧各立一根圆形木中柱。红砂岩石门枕石的正面和侧面有精致的石刻。门内墙楣饰墨绘。其余各进皆各具功能、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一座具有较高的建筑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古代建筑。 村中明、清古建筑群中,还有一座著名的红砂岩与青砖构造的古建筑——“南池书室”,是一所建于明朝用于读书的高门大宅,其风格古朴,幽雅豪华,尤其侧墙柱的红砂岩石浮雕更是精美绝仑,非常罕见。书室东西厢各有一孔红砂岩石拱门,造型也非常优美;镶嵌在青砖墙上的红砂岩石雕花窗,堪称一绝。让你惊叹古人建筑的匠心独具之余,不得不对那个朝代的读书人于读书环境的讲究,以致不惜巨资营造如此清雅、惬意的读书场所而肃然起敬。伫立其中,仿佛数百年来的读书声依然延绵不绝,声声入耳。 金兰寺村有三大怪。 第一怪:有寺没村,有村没寺。 传说在金兰寺村出现之前,这里已建有一庙,叫金莲寺,寺中有和尚主持。后来不知何年何月何因,寺庙倒塌,和尚散去,金莲寺从此消失在三江平原上。之后,才有金兰寺村。至于建村后为什么要叫金兰寺,现在村子里已无人能说出为何这样叫的因由了。明明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座比村子更早的金莲寺,却偏不用金莲寺命名,而历史上从未有过什么金兰寺,却偏要把村子叫做金兰寺村,你说怪不怪?这已成了一个无从开解的历史之谜。难怪增城人提起金兰寺村时,常笑话他们有寺没村,有村又不见寺的“寺”与“村”错位的怪异性。开朗的金兰寺村人听了也懒得计较,一笑置之,有时甚至乐得自己也拿这不争的事实来玩笑一番。 第二怪:有壳无蚬。 这里肥沃的黑土当中,沉积着大量白色的贝壳。这些贝壳以蚬壳为主,也有为数不少的蚝壳。心形的蚬壳大都指头般大小,由于年月久远已钙化严重,显得苍白、易碎而毫无光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贝壳?是哪个年代,什么人留下的?村民们百思而不得其解。不过,这并不妨碍聪明的村民们奉行的实用主义,他们把这些白花花的贝壳当作废物而加以利用,用它们来烧制出一担又一担的白灰。直到1956年,省文物普查队闻讯而来,才得出一个惊人发现:这是一个距今4000多年前的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贝壳是那个年代的人采食后弃置的。原来,在亿万年前,这里还是大海的领地,一片汪洋,后来随着东江、增江等珠江水流支系的冲刷,大量泥沙堆积,海水逐步退却,形成冲积性平原。到了大约4000年前,这里已生活着新石器时代的人类。1958年广东省考古队前来对遗址进行了选择性挖掘,在2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共有上、中、下三个文化层,上层属于战国时期文化遗存;中、下层是新石器时期遗存。发现除了大堆贝壳,还有动物及鱼类骨、石器等堆积成的文化层,并在村子内发现了4座古墓葬,其人骨结构具有南亚蒙古人种特征。出土文物有石斧、石刀、石奔、陶盆、陶钵、蚌环、穿孔毛蚶壳、鱼骨串珠饰物等,现存于广东省博物馆内。金兰寺贝丘遗址,是广东省较早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址之一,是建国后增城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和收获,对研究广东省古代文化遗址的早晚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地层根据,对研究增城乃至广东当时的人文、水文、地理、气候及水、陆生物等都有重要的价值。 第三怪:有涌水不连。 金兰寺村边至今留着几段没水流动的水涌,叫刘王涌。为什么叫刘王涌呢?相传五代十国后期,偏安广州的南汉王朝末代皇帝刘长,在罗浮山上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供自己享乐的天华宫。其时后周已被赵匡胤发动黄桥兵变取代,北宋崛起,赵匡胤横扫中原,矢志一统天下。刘长眼看自己的小朝廷岌岌可危,更是把罗浮山和天华宫作为他日后兵败南粤,败走广州后的退路和归宿。于是在增城征集了上万民工,日夜赶工开凿一条从增江河直达罗浮山的运河。“无事则为登临之乐,有警则为逃遁之数矣”。按他设想,若赵宋大军南下入粤,他便退上罗浮山躲避;若赵宋大军攻克广州再杀奔罗浮山,使其无法苟存,便弃罗浮山天华宫,利用运河乘船经增江出珠江口,逃往海外。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运河还未完工,南汉王朝已曲终人散,被金戈铁马的北宋大军一扫而灭,只留下数段劳民伤财的“刘王涌”。《增城县志》记载:在城南三十里,南汉刘长欲凿增江口经达罗浮,征役兴凿十余里,因宋师入境而罢工。在这段历史面前,我们仿佛被再次告知:历史的舞台,从来就是为强者而准备的。这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所在,亦是历史残酷之所在。数百年后,清朝增城县令管一清为此赋《刘王涌》诗二首,感叹历史的兴衰,嘲讽刘长的好梦难成。全诗如下: (一) 盖海承刘势莫援,凿渠空拟武凌源;金沙淘尽黄龙游,汩汩惟余涧水喧。 (二) 苦竹阴阴曲绕溪,溪头终日鹧鸪啼;当年不作降王长,未必罗浮似会稽。 作为富饶的鱼米之乡,金兰寺村曾是河涌交叉,鱼塘众多的水乡,水路交通特别发达,出门一把桨,来去一条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度成了广州知青"上山下乡"的首选之地。在那个物质匮乏的特殊年代,金兰村的富饶和富有人情味的金兰寺村人,竟使不少远离父母、远离城市的知青一时忘记了忧伤而乐不思蜀。时移世转,随着时代的进步,陆路交通的发达,金兰寺村的河涌水路的作用日渐弱化,现在已与舟楫一道,退出了历史舞台。其中一些涌道也成了有涌水不连的“第三怪”。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元洲村

元洲村紧靠广深(广州至深圳)铁路边,原来是个四面环水的古村落,增江从村子的西北面蜿蜒流过,是一个典型的河网交错的水乡。单老伯精通本村历史。记者在他的带领下,沿增江堤支干河岸,在位于沙洲尾街的东侧,是其中的一个河埠头,埠头用条石垒成。记者看到,其中的东半部分有8块雕刻相当精美的青色条形石碑,并列着纵向河心,在每块石碑的右上角约8厘米的地方都有一个圆孔。这就是清代的“举人石”。记者看到,由于江水时起时落,在石碑的表面上,有一层薄薄泥沙,石碑上的文字看起来已模糊不清。 另外几块石碑,在杂草和淤泥的覆盖下,记者和几位老乡找来了装水的袋子,从江中灌水冲洗石碑上的淤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冲洗,很快有两块石碑上的字清晰可见。有一块是光绪十七年立的“恩举”,另一块是“邓举”。 在元洲村增江支干河岸上,也就是“举人石”所在的河埠头50米处,还有一座“文武帝庙”。据单老伯向记者介绍,这座庙也几百年的历史了。而在这座庙的隔壁另一座墙,也是用很多元、明、清的石碑砌成的。 记者在河埠头的江岸上还发现,这里矗立着几棵枝叶茂盛的大古树,年限最长的已有200多年,最短也有150多年。虽然昨天的江水冲走了不知多少的岁月,骇浪拍打着多少的泥沙来来去去,但这些石碑却依然沉睡在这里。当今天被人们发现时,它们的价值也突现了出来;江岸的古树无论是岁月的流逝,无论风吹雨打,它们都伴随着这块土地的生生不息。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堂吓

堂吓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沙頭村

沙頭村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麻車村

增城舞火狗 在增城石滩镇麻车村有一种奇妙壮观的大型民间艺术活动—— “麻车火狗”。“火狗”是这项活动的传统称谓。它的道具包括龙、凤、狮子、麒麟、鹿、犀牛、蟾蜍、宝鸭、锦鲤等九种兽类和其他动物的模型,唯独狗的形象很少出现。于是,人们给这项活动起了个雅号,叫“麻车夜色”,但民众仍习惯称为“舞火狗”,因粤方言“九”与“狗”同音。这一活动已有600多年历史。 麻车村每举行一次“火狗”活动,都提前两三个月做准备工作。全村上下,自觉自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麻车火狗”道具制作的主要材料是竹篾和特制粗香,大小麻绳、铁丝、木头等为辅助材料。制作者先用竹篾扎成道具的骨架,然后用粗香竖起来扎出道具的外延,疏落有序的香头点就像动物的汗毛眼一样,呈现出道具的特征与神态。届时点燃这些道具身上的香火,让人们在黑夜间识别不同的兽类,领略其中的含意。 麻车的正式“舞火狗”的几天几夜里,亲朋好友及观赏者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麻车村顿时人山人海。到麻车村观赏“火狗”的人,最多一晚竟达6万之众。“舞火狗”的主要活动形式是点着道具身上的香火,依次结队大游行。“火狗队”由壮健精明的中青年人组成,少者四五百,多则近千人。入夜,人们自然地集结到村中所有大街两旁,或村边大路两侧,以及鱼塘对岸,等候观赏火狗游行的盛况。从9时点火到11时左右,麻车村鞭炮轰鸣不绝,烟花闪烁不息,火狗道具身上香火散发出来的浓烟竟将偌大一条麻车村笼罩在烟山雾海之中。观看“麻车火狗”,不可忽略以下几个精彩的场面—— 千人点火。晚上,全村每户派出一人为代表,集合到几个放置道具的大场地上。他们手执一根小竹竽,竹竿一头扎着沾了煤油的碎布球。时间一到,指挥发出号令,顷刻千支小火把顿时燃起,光灿夺目,蔚为壮观。 巨龙出洞。“火狗”游行队伍从制作广场走到街上时,一阵阵火花耀眼,一群小青年手举喷放着的烟花奔跑开路。此时,一个闪烁的火龙珠从黑洞中向外滚跃,引出两条晃晃悠悠的火龙长须。少顷,一头闪闪烁烁的庞然大物探头而出,拖着禾桶般粗的发亮身躯向洞外滚动。一幅巨龙出洞的活画卷,逗得围观者情不自禁鼓掌喝彩。 池塘倒影。“火狗”游行至村旁大路时,最好到池塘对岸,既可看到火狗队的全貌,也能观赏火狗队的池中倒影。走在火狗队最前面的是一个巨型火牌,上书“麻车夜色”四个大字,火牌后面排列着十副火字对联。当火龙在香火的浓烟中走上池畔大路时,对岸的人们抬头似见飞龙腾云驾雾,俯首疑是潜蛟翻江倒海,使人有天庭观神物之感。 宝鸭穿莲。与村中高度热闹的场景相反,在村东侧一口3000平方米的池塘上,出现了一个别具诗情画意的宁静场面。这是“麻车火狗”活动的另一侧面。这里没有灯,没有锣鼓,也没有烟花爆竹。在漆黑而静谧的池面上,数艘亮闪闪的采莲花艇穿梭游弋,仿佛喜对眼前一派丰收气象。  增城市石滩镇麻车村的舞“火狗”活动是一项丰富多采、独特古朴的大型民间艺术活动。相传在麻车建村之初,人们为了祈求平安,消除灾害,家家户户便扎起草人,插上香火,放在门口熏烟,以祈消灾辟邪。此后,有人又用番薯藤,或用“火芡”藤、麻绳等模拟龙、凤、麒麟,插上香火,在村头巷尾舞动,祝福吉祥。并在每年九月都举行,一直沿袭至今。民间童谣道:“火狗到门来,添福又添财。”形成独具特色的火色游行活动。   后“火狗”的制作改用竹扎制品,先后扎出了狗、猪、龙、凤、麒麟、犀牛、鹿、蟾蜍、鸭、鲤鱼等各种动物模型。其中最大的火龙用竹三千多斤,长达 50米;最小的用竹也有百来斤。各种动物都插上特制的长杆香火,组成上千人的队伍,一连多晚绕着村巷游行。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潮山村

潮山村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白江村

白江村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岳埔

岳埔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石厦村

石厦村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下围

下围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上围

上围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土江

土江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王埔村

王埔村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碧江

碧江

PictographWaypoint Altitude 0 ft

灯X村

灯X村

Comments

    You can or this trail